《艺术市场》杂志2020年8月号,针对“青年艺术创作者如何乘风破浪”做了一个专题,特邀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对青年艺术家生存状况的观察,艺术家的自我认知,艺术和市场关系的认知,以及目前青年艺术生态等各类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行业经验。
本文原刊登于《艺术市场》杂志2020年8月号
作者:彭玮(青年艺术100总监)
青年艺术创作者如何乘风破浪
彭玮 青年艺术100总监
原来老话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艺术家算一个行当吗?这么问,恐怕很多身处美院的未来“艺术家”都会很恍惚,更遑论普通民众了。在大众的眼里,谈及此类人物在脑海中对标的即“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非一般”等,这样的“特立独行者”在校期间是否知道自己走出象牙塔后未来的路通向何方?面对瞬息万变的外界,艺术圈是否真如老百姓眼中那样能够遗世独立呢?承上,我们可以再追问一个问题:艺术,是万能解药吗?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吗?大众提到“艺术家”时,在脑海里对应的大多数是他们普遍认知的“苦行僧”般的梵高和“天才”般的毕加索,既困惑又羡慕。在这样的氛围里,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写会画、能造影、能捏形就是艺术家了?在其他行业里,何以为“家”?是不是这些“殊荣”来得太容易了?
2019“青年艺术100”启动展现场
至今,笔者还很清楚地记得在2012年(青年艺术100第二届)评选时,某位老师看着那些递交得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报名资料说:“辛苦你们了。但是,他们这样随便地对待自己的作品,我们为什么还要坐在这里认真地评选呢?”这是态度问题,也是职业素质问题!“我们这么早的就称他们为‘艺术家’,他们配得上这个称谓吗?”在笔者看来,现阶段只能叫艺术从业者。
无疑,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现在的学院教育是否应该重视培养未来“艺术家”的职业素养?至少对于将要进入的艺术行业体系及其构成有个基本的认知,而不是靠学生自我摸索或者以讹传讹似的上下届传授经验,让大家在“成团出道”这个问题上越走越偏。
2019“青年艺术100”启动展现场
笔者从近10年做青年项目的经历来看,只有绝少数“艺术家”达标。大家基本上缺乏一种对整个行业的全盘认识,以及对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及联动性的认知不足,导致小到规范整理资料、如何推荐自我,复杂一点到如何准备作品、参加不同类别的展览项目,继而到有条理地与艺术行业各环节交流,再到规划自己的艺术人生,不同阶段该做怎样的安排等基本没有概念。因为在学校没有得到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因为无知,所以茫然。而很多误区也使其认为艺术就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有所限制,更不应该有所规划,它应该是随性所至,以至于很多学子把“自由随性”奉为信条,不遵守行业规范,不受条框约束,认为这才是有个性。如此认知,造成了与之合作的个人、机构等的互信基础不牢靠,导致沟通成本的增加、合作关系的不稳定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缺位带来后续一系列不良影响的连锁反应。试想,谁愿意把真金白银投入在一段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上,纵使是未来有潜力的艺术家,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意味着风险增大,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可能随性所为就不继续创作或者合作,导致与之相关各方面都会产生损失,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胡·赛额尼斯-《望经-独游》-综合材料坦培拉-80×60cm-2018
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读博士
而诸如青年艺术100这样的民间项目,纵使有心帮衬,但毕竟起到的作用相对于院校来说是有限的——某种程度上只能通过参与展览项目,在此过程中给青年艺术创作者们更正向的信息与引导,通过市场运作加深未来艺术从业者对自己、对行业客观且深刻的认识,对艺术这条道路走下去有自己的判断与方向,能够运用所学在艺术创作层面少受外界诱惑及干扰,厘清现实。而做好了自己,做好了艺术,才进一步有可能去思考自己是否配得上“艺术家”这个称谓。
在过往项目中,我们也一再强调,青年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自己无限的可能,没有人应该为青年人买单或者付出,有的只能是自己的苦修与思索。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匹配上艺术行业(市场)运行的相应课程,让他们对整个行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个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能够较早认清残酷现实和理想困境之间的关系,尽早进行相应的心理建设,笔者相信这对于艺术行业参与的各个环节来说都是助益。
董彦泽-《暮色No.1》-数码微喷-1_20-40×80cm-2018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向京老师在对2018年度青年艺术100的一个项目“问诊”里也谈及了相关问题,点到要害,引人思考,在此节选一二。“首先得先厘清‘职业艺术家’的概念,重点在‘职业’二字。职业的意思就是做艺术是你的职业,你可以用这个职业养活自己,也当然最好养活家人。现在很多人毕业后从没有工作过,对于社会性的权力结构毫无认知,直接就步入所谓‘自由’状态,可是这个自由是还需要每月向父母要补贴得来的自由,根本就是个伪自由……艺术家是什么特殊人群、自带光环吗?而且‘艺术家’这个头衔是不是有点沉了?你还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还没能用一个能力证明自己,怎么就‘家’了,怎么就‘职业’了,‘自由’了?其实,很多人也就是借艺术之名,逃避些本该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我的责任。艺术家从某种角度就是个劳动者,是产业链的最初一环,就是生产者,产出好作品,这是最基本的本分;简单说,艺术家就是个‘干活儿’的,所以一个职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就是把活儿干好,其他的所谓生活形态,和任何一个公民同等权利,那是个体能力条件下的自我选择。”
孟昊-《裂变系列之一分裂》-橡胶-30×30×130cm-2018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
诚然,艺术世界再小,也有自己运转的轨迹和规律,每个运行其间的人都应该了解和遵守。如果在每个青年艺术创作者走出校园之前,学院教育能够打好其对艺术行业和职业规划的认知基础,了解艺术市场是如何运行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角色功能等,这将会推动建立整个艺术行业健康的秩序、良性的运转。对此,身处艺术行业一级市场的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陆静
排版|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