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艺术中心在空间落成之前,便邀请知名艺术家、遴选青年艺术家,联合“青年艺术100”通过定制的创作方式,在空间中展示并收藏了一批“量身定做”的艺术作品,将包括酒店、公共区域等整个空间提升为了当代艺术的“发生场”。当所有的创想最终落实之后,嘉德艺术中心也开始筹划为所有的参与者举办一次盛大的展览活动,这也就是本次“千姿百态”展览的由来。
本次展览不仅仅是某种针对活动参与者的感谢与回馈,更是意图从“名家名作”与“新人新作”两个角度来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风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展内活动,彰显嘉德艺术中心这座北京文化新地标对中国文化艺术大时代发展的深度参与和见证。
"千姿百态"为两个展览,在一层展出的仇德树、谷文达、史金淞的三人联展“千百”,以及在二层展出的23位青年艺术家的联合展览“姿态”。“千”是中国传统中的空间概念,“百”则是时间概念,“千百”乃为“时空”、“宇宙”的意涵,众生万象在天地间以不同“姿态”生长,中国水墨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东方精神与西方逻辑均在此碰撞融合。
谷文达
公认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在1987年旅居海外之后,他的艺术亦被归为“后现代与后殖民时代的国际主义”,成为超越民族传统的国际观与多元文化的创新者。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基因项链》、《联合国-绿宫》,更是其中极具冲击力的部分,正如谷文达所说,“人的头发可以作为政治、文化、种族和性别观念的表述,我试图把世界上所有人联合起来。让不同的文化进入我的作品”。此外,独幅水墨作品以及文献手稿的展出,也力图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轨迹以及在语言方式上的多样化。
仇德树
长久以来都以极为个人化的面目而立于中国创作主流之边缘,其实外界的诟病与个性的坚韧也正是艺术家作品的独特语境。从传统中来的仇德树深谙其中的各种程式与套路,但改革开放之后的“思想解放”,催发了他变革创新的心底豪情。于是,他以“实验”为宗旨、以“裂变”为手段,利用宣纸媒材的渗水性、透明性以及柔韧性,形成“起稿”、“撕裂”、“上色”、“拼接”等一整套有别于传统水墨的语言体系。正如此次参展作品所展现的那样,“裂变”不再是某种的语言或者某种的观念,而是从内涵到形式、从语言到方式的整体性“裂变”,既将源自“裂变”的永恒变化转化为山水的意境本质,又因势利导地营造出灵动活跃的视觉冲击力。
史金淞
有中国当代艺术界“鬼才”之誉,一方面他总在挑战旧有的文化体系并试图加以重构,一方面又敏感地选择介入的角度与方式并在“借力打力”之中卸载负重与对立。史金淞乐于尝试各种艺术项目,强调即兴性的创作和剧场性的场景,使艺术家的身体与思想得以徜徉其间而无所阻隔。本次参展的三件作品,分别为《144.58牛.米》、《那边》与《移动桃花源》,虽然作品或者作品的局部以项目的形态曾经出现在其他展览之中,但是史金淞仍根据现有的展览空间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改造。
姿态 · 部分艺术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