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赵宝》——娄金|100 · 驻留

返回


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是『易水三年展』驻地创作部分,通过全球公开征集的形式,招募国际与国内艺术家来到易水进行在地创作,将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及创作元素与当地历史、人文及地貌相结合,实现新艺术与新乡村同生共存。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第三期“梦游人”引入“策展先行”的展览概念,主题由驻地策展人王莲仪提出,意在从自然中提取创作素材,发掘内在的自我知觉。


2021年3月22日至4月28日,参与本次驻留计划的艺术家郭兴悦、江城、李球球、娄金、时子媛、唐涛、田野、王成普、王亚龙、王莹、赵悠,以及策展人王莲仪一行12人前往易县易水环湖路,展开了为期40天的艺术驻留创作活动。目前,11位艺术家已圆满完成他们的驻地艺术创作。




艺术驻留

让乡村更美,为乡村赋能,开乡韵新声





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第三期驻留艺术家娄金通过这段在田岗知行村驻地的真实感想,让我们得以透过点滴文字感受易水的风土人情,感受艺术和在地生活的温度。


|《赵宝》视频字幕节选

请注意
在那里给他们上班
每天晚上巡湖
可以坐人
可以拉货
怪不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三轮车
接上网线就可以看了
啊,等一下
全部处理,全部处理
展示
用来看的
拍摄影的吧
啊,真开走呢
这个历害了
好像没气儿
好…


 驻留作品 


作品名称:《赵宝》

作者:娄金

材质:电动三轮车、生活物件、建筑材料、树桩、景观石、钢筋混凝土、废弃垃圾等

尺寸:250×200×120cm

年代:2021

作品介绍:

正在异化的城乡剧场,开业不久的风景区,被遗忘的老城镇是目光所及的现场景观。路边的几处临时搭建让人不会过多留意,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会被覆盖。如何捕捉此时此刻的生活与现实的惯性与想象,可能这个地方每家每户都在使用的“三轮车”承载的生活肌理是一条线索。

01

《赵宝》的故事

这次驻地是以易水环湖路的五公里作为展线,碧波荡漾的湖面,连绵起伏的山峰,凿路后留下的碎石岩面构成了一种美丽风景的肌理这条路上仅有的一户人家的存在让我很意外,他们为什么在这儿居住呢?日新月异的巨变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将来会怎么样?他们生活的形状是什么?

我想找到这个“故事”。



驻留创作地点:易水环湖路上赵建国家


环湖路上的这户主人家叫赵建国,五十多岁,现受聘于当地某公司巡逻看管易水湖,上门的女婿也在该地区驾驶观光车,老婆女儿给前往湖边钓鱼的几个游客煮煮饭,一家人都做着在美景中游山玩水的好职业,游玩途中把路上寻到的好看的石头堆满了房屋的一条墙线,一层平房的”农家吃住”周围散放着各种物件。我寻思着这房子应该收拾美化一下,提到和他们一起把该房屋周围散落的这些物件构筑成一个“公共艺术作品”,他们都很支持这个想法。是的,被扔掉的脏乱废品无处藏身,还免费获得一件作品在家门口,主人灵机一动,就在自家院坝的一角选了一个好地方作为作品落脚点,承诺当成自家财产看管,说还有监控,真巧,既然这户人家愿意照顾“宝贝”,户主又姓赵,就叫赵宝吧



艺术家娄金与户主赵建国及家人交谈


02

“三轮车”“回收物件”“混凝土”……




娄金驻留作品《赵宝》创作过程记录


往返于易水环湖路至大龙华易水三年展驻留办公室的路途中,随处可见的“金彭”、“恒盛”等牌子的三轮车载着大爷大妈满街跑,且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使用。三轮车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这是他们这一代人最常用的出行交通工具。

如何捕捉此时此刻的生活与现实的惯性与想象,可能当地的每家每户都在使用的“三轮车”承载的生活肌理会是一条线索。



中午时分,老人们纷纷骑着三轮车回家吃午饭


经打听,在街上遇见了售卖与维修三轮车的邢强大哥,他从事该行业三十多年了,十年前的今天,他每个月都会卖上几十台类似的三轮车,现在不一样了,十来天都很难卖掉一台,但是维修的业务增多了,各种类型的三轮车,各式各样的问题,接线换胎,拆旧补新,从早忙到晚。

这些正在被维修的三轮车正如村宅中孤独的老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巨变,力不从心。



作品远处的背景是邢强大哥的专卖店(邢强豪爵铃木专卖)


03

 陌生又熟悉的物件

在邢师傅的指导下,购买了一辆上乘的二手“恒胜”牌电动三轮车,自己临时学习了一下驾驶技术,手握龙头,调好档位,果真方便实用,这段时间驻地创作的交通工具就是它了。在街道里、公路边、院子角落、回收站、垃圾场到处乱转、寻宝,很拉风。挑选了塑料凳、酒瓶子、电饭煲、开水壶、锅碗瓢盆、菜刀、水桶、微波炉、电视机、电脑、音箱、电磁炉、水龙头、门把手、陶瓷盆、废钢筋等等这些物件作为材料,这些物品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制作,以及老百姓自己选购且使用过的,设想在一万年后,这些物件一定是考古的对象。将街上的不锈钢门窗加工店作为工作室,和刑师傅一起商量比划,固定焊接,收集的物件被一一呈现在货斗上,周围的街坊邻居围观好奇,点头称赞有创意,提议在“赶场天”上街溜溜



娄金驻留作品《赵宝》创作过程记录


第二天,天刚亮,街上热闹起来了,我和邢师傅一起驾驶上这辆“三轮车”去赶集,开进了老街新巷,临时停靠在熙攘的街角供宣传与展示,围观的村民凝惑着讨论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物件。我还把“作品”驶到回收站,老板说这堆货物不便回收,需要拆分成金属、塑料、泡沫等分类材料才能量化出价格。看来,同样的材料可供使用、可供回收、可供观赏、可供讨论,关键是观众观看的角度是什么,就能看见什么样的“价值”。最后,在艺术家王莹等的协助下,拍下了“赵宝”经过场镇、环湖路、村社院落等的风景线。





“赵宝”经过场镇、环湖路、村社院落等的风景线


04

 另一个“山峦”

停放在赵建国房屋的院落后,邀请了其女婿乔龙辉共同来完成作品后面的创作,购买了水泥、石粉、腻子胶等材料,选择了湖边远处的山峦作为蓝本,把这些生活的、工业的、建筑的、自然的材料作为作品原料凝固成另一个“山峦”。此时此地,室内的物品在室外局部裸露,平行于现实生活的物件成为了“考古”的可能,在塑造的过程中去寻找此时此刻在地性的“标本”,在平行于社会现实与生活惯性的视角中去捕捉理想与现实相互碰撞的独特形态。

艺术是生活的惯性。


——驻留艺术家 娄金





娄金驻留作品《赵宝》创作过程记录



驻留艺术家娄金与当地村民的合影


05

 策展人说,

作品保持着无限的开放性

对艺术家娄金而言,他的作品《赵宝》更像是一场在地行为艺术的纪念留存,作品的制作过程对完成度尤为重要。创作前期,他乘上当地每一户居民必备的电动三轮车在公路边、院子角落、回收站、垃圾场里四处拾荒、寻宝,选择一些生活的、建筑的、自然的材料作为作品原料,并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来把这些物件凝固在一起,在塑造过程中去寻找此时此刻的在地性“标本”。环湖路沿途只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叫赵建国,和妻子女儿女婿一家人在景区生活,一层平房的“农家吃住”周围散放着各种物件。于是艺术家娄金和他们一起把散落在房屋周围的废弃物件构筑成了一个作品。物品都被混凝土凝固在了车上,原来在任何一个路边都可以停放,但是这家主人灵机一动,就在自家院坝的一角选了个好地方作为作品落脚点,承诺当成自家财产、当作宝贝看管,因此作品得名《赵宝》。

娄金的创作方式是观念化的,是一种与城市充满了冲突的后现代生活记录,也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到乡村甚至也被乡村淘汰的生活用品的场景再现。他有意识地运用了曾经的创作文本,但保持着无限的开放性,在已有的“文献”或“材料”之中创造自己的作品。在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叛了古典主义建立在相似性和模仿论基础上的艺术理念之后,艺术便摆脱了一切外在法则的约束,进而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立的法则。直接挪用的既定物品强调了艺术相对于外在现实的独立性和超越性,这使我想起了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在《艺术的终结》中提到的当代艺术越来越朝着哲学化、观念化的方向发展,成为某种“精神性”的代表。

——驻留策展人 王莲仪


 关于艺术家 


娄金

第三期驻留艺术家

娄金,1984年出生于贵州遵义。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中国雕塑学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其他作品 




《生》-装置-木-尺寸可变-2011





《拥抱》(与郑菁合作)-植物、毛发、指甲、石子-尺寸可变  -2010



《构建》-水泥、钢筋、现成品-120×60×60cm-2018








《“后”创作坊》-枯树、废弃木桩、乌木、水泥、石子、钢筋、铁丝网、种子、小草-2000×1000×900cm








《纪念碑+》-废旧风车、方桌、条凳、椅子、犁、耙、树根,钢筋,混泥土,桐油等-单件300×200×180 cm(30件套)-2020



 结语 


“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是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大力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的落地实施。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艺术家们在驻地期间通过艺术的乡村建设来促使人们对现代化进行反思,并以艺术的形式及手段重建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生活样态。同时,丰富的交流与美育活动也使艺术家们真正融入古村村落,为实现艺术在地性、碰撞出全新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经验提供可能。


青年艺术100将于每周三定期推送艺术家在驻地期间创作的艺术作品和驻留日志,与您一起回顾分享艺术家们驻留期间的创作与生活。更多驻留作品,敬请期待。





○ 关于易水三年展

[易水三年展]是圆歌文商旅集团依托[圆歌·易水]项目,推出的复合型艺术节;也是圆歌尝试以艺术手法(Contemporary Art)促进地方创生(Placemaking)而培育的文化品牌。

目前,[易水三年展]以新大地艺术节形态呈现,每三年为一届,基于[圆歌·易水]项目全域展开:围绕易水湖核心山水,覆盖周边六镇八村十二渡。在这里,艺术行动与[圆歌·易水]实践的当代乡村治理和当代中国家庭生活范本,形成一个相互观照。艺术成为与村民产生情感连接的方法,成为激发产业协同和城乡协同的新思维,成为生产生活范本中的点睛之笔。反之,对于当代乡村治理和当代中国家庭生活范本的体察和介入,也是对大地艺术节自身意义的一次深度反思,这也许能让[易水三年展]获得新的,探索艺术边界的机会。

首届[易水三年展]由圆歌文商旅集团携手中央美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打造,由青年艺术100支持落地。目前,首届[易水三年展]已经持续展开驻地创作、定向邀请、全球征集;并计划于2022年正式向国内外观众开放。截至2020年10月,面向圆歌·田岗知行村(即“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的第一、二、三期艺术驻地已完成。


○ 关于青年艺术100

创始于2011年,是以挖掘和推荐青年艺术家为己任的高端艺术品牌,始终以青年艺术家为服务核心。目前,“青年艺术100”已经发展为国际“青年艺术第一推广品牌”,是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推广项目、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产业重点推荐项目、北京市文化局重点文化推荐项目。

“青年艺术100”合作开放、多元,与时尚、公益、设计、科技、汽车、金融、地产、峰会等跨界合作,十年来,成长为集国内外艺术展览、海外文化拓展、艺术教育、艺术与跨界、艺术出版、艺术奖项等于一体的开放性青年艺术综合推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