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力量
2012年10月27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强调价值而非价格
帮助青年艺术家构建“职业化”状态
作为“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展中展之一,“青年艺术100之10人展”因主推年轻艺术力量而备受瞩目。
2011年9月,“青年艺术100”项目正式启动,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并已成为国内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品牌性项目。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于7月在北京启动,120位中韩青年艺术家的360件作品同时亮相,这也使该项目迈出了“立足中国、整合亚洲、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艺术100”拥有自己独特的选拔体制。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人赵力介绍,推选阶段主要有三种渠道———老师推选学生、成名的艺术家推选不成名的艺术家以及年轻艺术家推荐年轻艺术家,另外还有艺术家的毛遂自荐,其中自荐的方式占到了40%,并且未来还会越来越多。评选阶段,这个项目每年会有9到10个评委,组成一个年度的艺术委员会,每年更换一半的评委,让新的人进来。这些评委基本上是由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还有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强调价值而非强调价格。过去两届,一些长期关注国内青年艺术家的人士,如方力钧、冯博一、李旭、刘礼宾、卢缓、陆蓉之、孙国胜、叶永青、向京、吴秋龑、徐累、张子康、赵力、周春芽等曾先后加入该项目的艺术委员会。
最终,委员会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从全国范围内甄选出参与项目的100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并邀请一些国外的青年艺术家,以全国巡展的形式进行推广,建立起规模化、专业化和多渠道的推广模式。
在这个项目中,所涉及的青年艺术家指1975年(含1975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之所以选择1975年为界限,目的是通过推广宣传,帮助年轻艺术家在这个阶段实现艺术风格的慢慢成形及建立一个职业化的可能性。
据介绍,为了此次“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青年艺术100”特别从100位国内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中选出10位,他们带来的总共20件作品风格迥异,涵盖了国画、油画与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成都商报记者 范筱苑)
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展中展之———青年艺术100之10人展
展览时间:
10月27日~11月7日
展览地址:成都艺术超市二楼(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支路4号,东区音乐公园2号楼内)
学\术\主\持\说
赵力:看世界、看现实、看未来,他们的态度更明确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青年艺术100”的发起人、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人赵力说,中国的藏家现在已经比较接受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有潜力,从艺术消费的角度去介入是比较普遍的。
1975年以后出生的艺术家,是“青年艺术100”的一个界限。赵力说,现在的青年艺术家作品更多以个人角度看世界、看现实、看未来,带来的优点是态度更为明确,而不足之处是表述缺乏共性,相对独立。虽然经典作品仍然是艺术品投资的中坚力量,但新艺术家的艺术品也同样值得关注。他建议,有意投资和收藏当代艺术品者可以从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作品开始关注,从中选出有潜力的毕业生。一般3到5年以后,他们的作品就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作品市场价格也会稳步上升。若对这些作品长期跟踪收藏,慢慢发现其价值,不仅培养了年轻艺术家,也是一种颇具远见的长线投资。
赵力此次也是第二届九城艺术联展的学术主持之一,之所以将“青年艺术100”的一部分和全国九城艺术联展结合起来,因为两个展览都具有学术性,对于彼此也都是很契合的一个机会。而此次选择的10个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老百姓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反映的都是当前普遍的审美愿望,绘画技术也很好。
蒙志刚
油画《黑色别墅》
蒙志刚显然放弃了对建筑功能性的表现。建筑由人建造,但在它建成之时即已脱离了人的意志而存在。昔日王侯将相的居所,今朝可能成为供人游乐的景点,但这一切的转变都跟建筑本身无关。我们在阿蒙的画中难觅人的踪影,最大化地保持了建筑自身的独立和单纯。
廖曼
《斜阳若影》
作者喜欢看静谧的山和水,甚至是一个人在那里独自享受那梦一般的安详。看似在生涩地落笔,在羞愧地讲述,其实是在更加真实地寻找自己。
李威
绢本水墨《放生池》
表面上李威通过“网点”似乎是在手工模仿彩色印刷的效果,但实际上却是以近乎“自罚”性的行为,将自己的整个创作过程集中于对工业化、机械化、手工、自然等日趋激烈矛盾的深入思考。“网点”,在画面语言上的贡献还在于造
成了一种特别的观看方式———近处看到的是抽象化的点阵排列,远处看到的却是叙述化的内容主题———观看距离的不同呈现出迥异的视觉感受。
刘景弘
布面油画《证悟》
刘景弘的大部分作品都发端于冥想,梦或跟梦有关的一些事情。它们表现出了隐晦的敏锐,更多地呈现出一种灵异与空缺感,主观远远大于客观情绪。也许这是一种力量,凭借这种力量把能动性发挥到更大。
林伟祥
布面丙烯《窥》
林伟祥的作品一般都排斥严格对称的构图,同时努力创造每一个单元(单元故事)的特殊寓意,造型、色彩和构图关系上也认真考究避免雷同,从而用画面的节奏变化,用它们的起伏顿挫来表达作为独立艺术品的精神内涵。
侯路
木质雕塑《戏弄·攀》
作者在寻找和表现一种“无厘头关系”的感觉,将“关系”的概念融入到雕塑语言中,形成了雕塑自身呈现出的“关系感”,希望能让人玩味之后又若有所思。
张哲溢
布面油画 《闲眺红尘》
张哲溢就是他的玩具世界里的创世者与国王,他安排着他笔下的玩具们的角色,赋予了它们生命,主宰着它们的命运。他并没有雄心壮志要创作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经典形象”,而是将这些玩具重新布局到画面里,让它们扮演全新的角色,或者重新演绎一个故事。
徐加存
纸本水墨《有树系列之8》
徐加存笔下的树,确切的说又更像是人,被周围无形的网层层包裹,被无形的压力深深压抑,而从那浓重的墨色中又可以感受到喷薄而出的张力,这是对一切捆绑与束缚的抗争。
郭剑
布面油画《我的海》
在郭剑的画面上,永远只有一个主人公,木偶小丑或是长发女孩。平日里郭剑喜欢拍照,以宝丽来相片为构图的作品,更像是郭剑的情感日记。“有些人会说我的作品过于自我,有局限性,我不会在乎。我只是尊重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足够了。”
李戈晔
纸本彩墨《刹那》
她的作品是关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视觉隐喻,一种漂浮感、游动性与不确定因素。这种建立在当代社会与私人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艺术具有很大的普遍意义,从而也成为当代文化认同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