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第二届九城艺术联展/“展中展”之———“青年艺术100之10人展”

返回

 100个挑出10个 探索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2012年10月26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青年艺术100之10人展”是第二届九城艺术联展首次开设的两个“展中展”之一,也是本次九城艺术联展中一个专门围绕青年艺术家而举办的展览。“青年艺术100”是一个以年度性的全国巡展和艺术活动,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和多渠道推广的高端平台。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人赵力,同时他也是本届九城艺术联展的三个学术总监之一。

    “青年艺术100”所涉及的青年艺术家都是1975年(含1975年)之后出生,他们的创作媒介多种多样,包括油画、雕塑、水墨、影像、装置等,项目以选拔和推介中国青年艺术家为己任,发掘他们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意非凡的优秀作品,探索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洞察当代艺术市场的新潮流。 

      “青年艺术100之10人展”作为“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的“展中展”,从原本100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里选出了10个艺术家的20件不同风格作品。青年艺术家是艺术发展的未来,也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现状与趋势,因此关注和促进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就是大家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是“青年艺术100”的创办宗旨,“‘青年艺术100’”就是想引起社会对青年艺术家生存状况的关注,通过社会的力量对他们的境遇有所改变。”赵力认为,观众的观看可以使他们的价值得到认同,而藏家的购买,会激励他们把这项事业坚持下来,这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最重要的地方。

  十个青年艺术家

  十种不同的表达

  ●出生于1979年的李威带来了她两张《放生池》作品,取材于身边生活中的景象,通过抽象墨点组成的画面,在远近两种不同距离的观看下产生了抽象与具体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观看体验。在绢上或者画布上,李威的作品已经透露出青年一代那种日趋内质化的创作倾向,这是更着重于艺术内在逻辑的思考维向。

  ●环境艺术专业出身的蒙志刚一组以建筑为题材的创作让人耳目一新,作品静谧中表现出来的厚实气氛的灰色调,以及带有特有斑驳纹路的历史感,更直接地倾诉了一种不确定的迷惘和追述,也契合了当下社会带给人的普遍精神失衡。

  ●在张哲溢的作品中,充满了铁皮发条玩具、玻璃弹珠、老缝纫机、民国手电筒、麒麟、苍龙还有假山上的凉亭,这些都是艺术家生命中留下了烙印的物件,和古老传说的想象投影。他们不仅在画面里扮演着角色,还充当着场景,灵动地描绘了一种神秘、庞大的气场,艺术家表达了他奇异天真的内心世界,在当下的语境里贯穿了过去与未来。

  ●廖曼喜欢静谧的山和水,甚至是一个人在那里独自地享受那样的梦一般的安详。虽然有很多古诗句会因此做出禅意,可能因为内心需要的那份缠绵,这位艺术家说,面对宁静的山水,她甚至会落泪。然而,面对画面,是一种来自心底的灰色调,也是迷蒙的烟雨,或者是一抹雾霭。作者说,“我在生涩地落笔,在羞愧地讲述,其实是在更加真实地寻找自己。”

 
●广东的年轻画家林伟祥的作品一般都排斥严格对称的构图,同时努力创造每一个单元(单元故事)的特殊寓意,造型、色彩和构图关系上也认真考究避免雷同,从而用画面的节奏变化,用它们的起伏顿挫来表达作为独立艺术品的精神内涵。

 
 ●刘景弘,这位来自黑龙江的85后艺术家,大部分作品都发端于冥想,梦或跟梦有关的一些事情。它们表现出了隐晦的敏锐,更多的呈现出一种灵异与空缺感,是完全受情感所支配的,主观远远大于客观情绪。也许这是一种力量,凭借这种力量把能动性发挥到更大。

 
 ●徐加存笔下的树,确切地说又更像是人,被周围无形的网层层包裹,被无形的压力深深地压抑。从那浓重的墨色中就可以感受到那份喷薄而出的张力,硬是对一切捆绑与束缚的抗争,而这种抗争所折射出来的是无限强大的生命力。

 
 ●李戈晔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一种漂浮感,游动性与不确定因素,是关于当代人的感情世界的,也是关于他们的生存状态的视觉隐喻。这种建立在当代社会与私人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艺术具有很大的普遍意义,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也成为当代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郭剑这次参展的作品就像两张发大的、颜色更加鲜艳的宝丽来照片。心思敏感细腻的郭剑,借由画面述说着80后一代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似乎永远都浸泡在如影随形的孤独中,常常出现的一些物品,很容易勾起同时代人似曾相识的记忆,也许温馨,也许感慨,也许孤独。

  ●川美毕业的年轻雕塑家侯路已经参加了几个大型雕塑展,在这次作品《戏弄·攀》中,他寻求表现一种“无厘头的关系”的感觉,希望让人玩味又若有所思。作品将“关系”的概念融入自己的雕塑语言中,形成了雕塑自身呈现出的“

关系感”。

  (成都商报记者 范筱苑)
原文:《成都商报·文娱》 2012.10.26